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1936年,析霍山、舒城、潜山、太湖四县各相邻一部组成。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40.1万,事茶人口30万。
岳西县是鄂豫皖大别山区惟一纯山区县。全境峰峦叠嶂,溪涧纵横,森林覆盖率74%。岳西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是安徽省优质茶叶资源的生态天堂。
这里,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茶文化底蕴丰厚。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茶出“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岳西所在地区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自唐代以来,所产的黄芽茶、小兰花茶,声名遐迩,经久不衰。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此地‘茶优异,多入贡’”。至今,流传于岳西民间的茶歌、茶舞、茶戏、茶诗,极为丰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高腔《采茶记》,就是一曲专门反映岳西茶事的传统剧目。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先民在茶事劳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将制茶工艺演绎得别具一格,尽善尽美,并世代传承。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茶业经济发展,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出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由此,岳西县茶业也得到长足进步,黄芽茶和兰花茶的生产技艺,在全县各地广为流传。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让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能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作出独特贡献,地(原安庆地区)、县农业局茶业专家,通过对舒城小兰花和霍山黄芽两种传统名茶手工制作技艺的继承、研究和改进,创制出一代名茶“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茶园全部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绝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茶园终年云雾迷漫,茶芽鲜嫩肥壮。岳西翠兰茶叶,手工制作工序有鲜叶采摘、摊放、头锅、二锅、初摊、毛火、复摊、足火等八道,工具有摊青架、竹匾、铁锅、小棕帚、接料盘、烘笼等。
采摘(纯字幕,下同):岳西翠兰茶对鲜叶要求严格,一般清明前后开采,鲜叶标准分三级,特级为芽,一级为1芽1叶,二级为1芽2叶初展。
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头锅:头锅锅温为120℃-130℃,以叶片投锅后“沙沙”响为宜,头锅的作用是散发青气、形成茶香。每锅投入鲜叶量按茶的等级各不相同。翻炒要求干净利索。炒制分为三个阶段,手法分别是“抓、抖、撒”,“抖、带、甩”和“拢、带、甩”。待叶质变软,青气消失,茶香出现时用小棕帚扫入第二锅。
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初摊:初摊是将二锅叶均匀薄摊于皮纸上,散去湿热,使叶内水分均匀分布。
毛火:毛火用的工具为烘笼,栗炭火烘焙。烘笼顶部温度80℃-90℃。通过铺皮纸、摊茶叶、提纸等手法,使茶叶滚落到烘笼之上。在毛火中,要定时轻翻,待至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复摊:复摊时,下烘茶叶倒入竹匾中,促使芽叶水分均匀分布。
足火:足火是低温慢烘,发展香气。烘笼顶部温度为50℃-70℃。烘焙中要定时翻动,直至足干后,下烘摊放备装。
其间,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对茶叶品质的高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自研创、定型以来,其产品殊荣不断。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被评为新中国首批新创“十大名茶”之一。此后,两度获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我国著名茶学家王镇恒先生题词盛赞:“岳西翠兰,茶中上品” 。专家认为,岳西翠兰“芽叶相连,舒展成朵,形似兰花,清香高长,滋味鲜爽”,为中国名茶中的一只精品。目前,岳西县已有茶园基地12.8万亩,茶业年产值2亿元。为全县最大特色支柱产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手工翠兰茶叶全境皆产,其制作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茶叶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熟练掌握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已越来越少。只有包家乡石佛村冯礼斌、姚河乡香炉村刘会根等为数不多的茶叶人,仍在坚持手工制作岳西翠兰,坚持守护着这项弥足珍贵的传统制茶技艺。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正濒临失传。
岳西县一直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和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2004年,岳西县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岳西茶产业的决定》,把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明确规定。与此同时,还经常到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大力宣传推介。因此,手工制作的岳西翠兰知名度日益提高,价格也逐渐攀升。
随着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推进和一系列保护、传承措施的落实,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必将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岳西翠兰的传统文化必将进一步弘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