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为让更多人了解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起源、发展、现状及保护情况,特编发于此。并向为申报工作做出努力的全体同志致谢。)
一、概况
“岳西翠兰”属绿茶类特种烘青茶。
“岳西翠兰”原产地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
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于1936年1月析霍山、舒城、潜山和太湖四县边陲新置,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的核心深山地带。本县姚河乡一带原属舒城县,是小兰花茶的主产区,包家乡一带原属霍山县,是黄芽茶的主产区。这里产茶历史悠久,黄芽茶起源于唐代,小兰花茶大约形成于明清时期。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地方历史名茶“小兰花茶”和“黄芽茶”,形成于1983-1985年,成熟于1985-1988年。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省、市、县支持下,自1983年春始,原县农牧渔业局组织力量,挖掘、整理、研究小兰花茶、黄芽茶传统制茶技艺,历时3年,终于成功研创“岳西翠兰”,其手工制作技艺也基本定型。1985年6月,在南京全国新名茶评展会上,“岳西翠兰”被评为新中国“新十一大名茶”。这是岳西县又一张国家级“名片”,轰动大江南北。由此极大地推动了岳西茶业发展,为岳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显著地历史性贡献。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保存于岳西县。现主要分布于本县姚河乡竹山和包家乡石佛寺等地。岳西翠兰手工制作的,其颜色、香气、滋味等质量因子明显优于机械制作的。高档岳西翠兰,必须应用手工技艺制作,才能达到相应水准。由于手工制作成本高、难度大、产量低,随着茶叶机械化生产发展,“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处于濒危境地。因此亟待予以保护。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于2007年12月入选岳西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岳西县辖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东段,东与潜山县接壤,南与太湖县毗邻,西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北与霍山、舒城两县相连。地处东经115˚50,-116˚33,,北纬30˚39,-31˚11,之间,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全县辖24个乡镇,总人口40.1万,事茶人口30万。
岳西县是大别山区惟一纯山区县。茶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境内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峰峦叠嶂,山高林密,平均海拔600米,千米以上山峰69座,名山名景极多。北有大别山第二高峰天鹅尖(1755米)、第三高峰陀尖(1751米)、第四高峰多枝尖(1721米)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枯井园;西北有明堂山(1563米)奇峰俊秀,与天柱山遥相呼应;西有禅宗二祖道场司空山(1227米);西南面有国家森林公园妙道山(1432米)。地质为变质岩系中心,岩基为花岗岩。岳西地跨两大水系:长江流域1855.9平方公里;淮河流域542.1平方公里。地貌纵切多变,谷幽陡峻,河流婉转,潭深水急,主要河流10余条。森林覆盖率74%,有植物约2033种,动物约17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40余种,是安徽省主要物种基因库。
岳西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小气候差异大,垂直分布明显,全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其次为东北风。常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1427.4毫米,年平均日照2074小时,最长无霜期234天。
岳西县茶史悠久,名茶荟萃。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茶,出“光州”、“义阳郡”、 “舒州”、 “寿州” (见附件2P38-41)。岳西于1936年1月由中华民国政府析霍山、舒城、潜山和太湖四县边陲新置,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的核心深山地带,是产茶且是产好茶的地方。自唐代以来,生产的小兰花茶、黄芽茶,一直声名遐迩,经久不衰,为祖国名茶谱系中的重要成员。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此地“茶优异,多入贡”。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茶民,已摸索出较完整的茶叶制作技艺,不断得到传承,并且逐渐形成了底蕴丰厚的茶文化,有茶歌、茶舞、茶戏、茶诗等多种形式,内容极为丰富。如岳西高腔《采茶记》,就是一曲专门反映岳西茶事的传统剧目。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茶业经济发展,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出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由此,岳西县茶业得到长足进步,兰花茶和黄芽茶的生产技艺,也在全县各地广为流传。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适应市场、提高效益,在岳西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岳西县农牧渔业局决定创制新名茶,派出茶叶技术人员深入优质茶区,挖掘、整理、研究传统制茶技艺。在代表性传承人的协助下,经县农业局茶业专家的艰难探索,整合原舒州的“小兰花茶”和寿州“黄芽茶”两者制作技艺,并予以发展创新,研发出完整的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终于在1985年,创制出中国一代名茶“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的推广应用,使我县茶业成长为全县最大特色支柱产业。1983年,全县茶园面积5.7万亩,产值90万元(时值),至2008年,全县拥有茶园12.8万亩,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茶园2.76万亩,年产干茶2800吨,茶叶产值1.8亿元,其中岳西翠兰的产量和产值分别占60%,80%,茶业综合产值2亿元,人均茶业收入5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02元。全县已通过有机认证茶园5000亩,绿色食品认证茶园8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124500亩(见附件5P61-66)。茶树品种也更加丰富,除了主要的地方群体种外,还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乌牛早、龙井43、浙农139等无性系良种。
三、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分布区域及历史渊源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曾经分布于岳西全境,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炉冲为核心的姚河、头陀、黄尾、主簿、石关等乡镇:二是以包家石佛寺为核心的包家、来榜、古坊、河图、青天等乡镇;三是以田头闵山为核心的田头、中关、五河、菖蒲等乡镇。历经调研→创制→定型→推广→兴盛→濒危五个时期。现主要分布于本县姚河乡竹山和包家乡石佛寺等地。
一、起源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地方历史名茶“小兰花”和“黄芽茶”,形成于1983-1985年(以被评为全国名茶为标志),成熟于1985-1988年间(以通过全国专家复审为标志)。
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茶,出“光州”、“义阳郡”、 “舒州”、 “寿州”。“舒州”自古产茶。“兰花茶的生产源于何时,现尚未查到明确的史料记载”,但“东汉时舒城、庐江等县已产茶,而且品质很好。”,“兰花茶的产地有舒城、庐江、桐城、岳西、霍山、六安等县,……,尤以舒城的白桑园、磨子园兰花茶最为著名,为兰花茶之上品。……,滴水岩兰花茶也很有名气。”,“雍正九年(1731年)《舒城县志》载:茶出晓天主簿园毛坦厂。”(我国著名茶学家王镇恒等主编的《中国名茶志》第310、309页载)(见附件8P81-85)。晓天之南的姚河、主簿园原属舒城县,现为岳西县地域,其茶均出古镇晓天。舒城白桑园与岳西县姚河乡竹山是一山分二县的近邻,“滴水岩”疑为岳西县头陀镇之“滴水岩”,头陀镇之“滴水岩”与舒城县查湾乡也为两县边境相邻之地。近代,兰花茶主产于杭埠河、淮河水系流域。我县姚河乡香炉冲、竹山一带在二百多年前,甚至更早时期就已开始小兰花茶生产。
“淠河流域之(历史上的)霍山及六安、金寨县境,古属寿州。” ……,“秦汉以后,茶在淮河流传播开来。……,《史记》云: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霍山县志》云:‘茶自建元(按‘建元’为武帝年号,当公元前140-前135年)而后,其品始著。’” (我国著名茶学家王镇恒等主编的《中国名茶志》第300页载)(见附件8P81-85)。可见“寿州”“黄芽”茶史之悠久。本县包家乡一带原属霍山县南乡深山茶叶产区,茶史也应为久远。
二、最初设想
为开发利用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加快我县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帮助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岳西县农牧渔业局多经股于1982年提出恢复、创制名优茶的设想,并组织力量对全县重点茶区和历史上就有生产的优质茶,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在全县茶叶区划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提高小兰花茶品质,恢复“天堂云雾”和积极准备着手创制优质名茶的意见,得到安庆行署农业局经作站、本县政府和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随着研制工作的推进,省农业厅、安农大(安徽农学院)和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和支持(见附件4P49-60)。
三、创制过程
自1983年春,在原县农牧渔业局副局长操声焰和多经股股长程东明的主持下,在包家乡石佛村采用毛峰茶和小兰花茶的制作工艺,试制了茶叶样品。在当年安庆地区优质茶评审会议上,主持审评的安徽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舒庆龄、安徽农学院茶叶系讲师陈慧春二同志认为该样品色泽翠绿、条嫩多毫、香气纯正尚浓、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厚、叶底嫩绿鲜亮。从而首次获得安庆地区优质茶一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岳西创制名茶的信心。
198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主簿区姚河乡香炉、黄树(竹山),来榜区包家乡石佛寺、斑竹乡公山,头陀区平等乡门楼、头陀乡乐道,五河区中关乡徐龙,菖蒲区田头等8个生产单位(茶厂)进行扩大试制。确定一芽二叶初展为鲜叶采摘标准,提出了控制投叶量、高温杀青、毛火高温快速烘焙和多次干燥的技术措施,比制小兰花茶有较大改进。
当年县内评比头陀区门楼、来榜区公山、主簿区黄树产岳西翠峰样品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名。样品主要研制人员有:操声焰,程东明,查道生,杨光明,钱子华,荣光明,王长生,陈庆昌,陆克祥,邱高让等茶叶技干和茶厂人员。岳西翠峰前三名样品,送往安庆参加地区1984年优质茶评审,我县的样茶又一次在同类样品茶评比中夺魁,荣获第一名。并在这次会议上同意定名为“岳西翠峰”(此名应是程东明先生初次提出),并确定送往香港展出。“岳西翠峰”在1984年我省出口商品展览会和1984年12月商业部在郑州举办的全国茶叶交易会,深受与会者欢迎。
1985年,原县农牧渔业局一方面推广翠峰制作技术,组织批量生产,生产单位由8个增加到24个,产量由1984年的300余斤增加到1400多斤;另一方面组织全县茶叶技术干部,在“珍视历史、大胆创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氛围中,进行研究改进,提高翠峰品质,完善其采制工艺。在炒制操作上,改过去用竹帚翻炒杀青为全程手工翻炒,竹帚辅助出青方式。
在1985年5月9-10日县内评比会议上,主簿区黄树(竹山茶厂)、来榜区石佛寺、头陀区门楼生产的岳西翠峰样品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名;在命名讨论中,茶叶技干陈庆昌首次提出用“岳西翠兰”名称。此次样品的主要研制人员有:操声焰,程东明,查道生,荣光明,杨光明,刘琼霞,储复生,王长生,陈庆昌,邱高让等茶叶技干和茶厂人员。
1985年5月15日在宜城饭店召开的安庆地区第三次优质茶审评会议上,我县样品三度夺魁。经过反复评比,在9县30个样品中,评出一档茶2个:岳西翠兰,岳西翠峰,均为我县所产。在这次审评会议上,姚河乡黄树(竹山茶厂)样品命名为“岳西翠兰”,包家乡石佛样品仍保留原名“岳西翠峰”,说明当时对“岳西翠兰”名称各有所见。
1985年5月24-26日,由省农牧渔业厅农业局和省茶业学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安徽省新名茶和良种茶审评会议在合肥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送样单位同志,还特地邀请了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和省祁门茶科所、安农茶业系、屯溪茶校、省茶叶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报社、电台的同志,共30多人。会上以陈椽为首的评审小组,对各地送来的新名茶样品进行了认真的审评,选出“岳西翠兰”、宁国的黄花云尖、潜山的天柱剑毫、歙县的黄山银钩、泾县特尖五个茶样送全国评展。岳西翠兰得到了著名茶叶专家陈椽以及安徽省茶界、省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
1985年6月,原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新名茶评展会上,岳西翠兰被评为新中国“新十一大名茶”。因当时排位在前十名,为与传统老十大名茶相对应,后均称岳西翠兰为新中国“新十大名茶”。1986年4月,农牧渔业部批准“岳西翠兰”名茶为1985年度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并颁发了证书、奖杯。1986年12月10日,主要研创人员操声焰,程东明,查道生,荣光明,杨光明,刘琼霞,储复生,王长生,陈庆昌,邱高让,孙继生,胡庆华,王先旵,陆克祥等14人荣获“省农牧渔业厅1985年度农业科技改进三等奖”荣誉称号。姚河竹山茶厂刘会根同志因贡献突出,由县农牧渔业局特聘为全县唯一一位茶叶技术辅导员(见附件4 P49-60、附件13P113-119)。
岳西翠兰载入《中国名茶志》和《岳西文史》,填补了岳西县没有全国名茶的空白。
“岳西翠兰”名茶1987年通过农牧渔业部复审。1987 年获省优产品称号,1989年通过省复审,1990年省经委颁发优质产品证书。此后,“岳西翠兰”茶殊荣不断(见附件9P89-91)。此后,两度获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获安徽省首届茶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安庆市“十大农业名产”称号;岳西县,先后被国家定为名优茶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岳西翠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茶叶清洁化生产控制研究实施县等。我国著名茶学家、安徽省茶业学会名誉理事长、安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镇恒先生为岳西翠兰题词 ,盛赞“岳西翠兰,茶中上品。
四、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基本内容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工序有鲜叶采摘、摊放、头锅、二锅、初摊、毛火、复摊、足火等八道,手法有抓、抖、撒、捞、滚、甩、拢、带、磨等。
鲜叶标准:岳西翠兰定型于1985年,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随着茶业发展,岳西翠兰已逐渐成长为一个茶叶品牌。采摘标准现分三级: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
采摘:岳西翠兰对鲜叶要求严格,一般清明前后开采,要求做到“三要、三不带、五不采”,即同一级别的鲜叶“要求大小匀齐,老嫩一致,壮瘦相同;不带老叶、老梗、单片叶;不采鱼叶、雨水叶、病片损伤叶,紫芽叶、对夹叶。”鲜叶放入随身携带的竹篮中,上覆薄布,以防曝晒。
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头锅:头锅锅温为120℃-130℃,以叶片投锅后“沙沙”响为宜,头锅的作用是散发青气、形成茶香。每锅投入鲜叶量按茶的等级各不相同。翻炒要求干净利索。炒制分为三个阶段,手法分别是“抓、抖、撒”, “抖、带、甩”和“拢、带、甩”。待叶质变软,青气消失,茶香出现时用小棕帚扫入第二锅。
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初摊:初摊是将二锅叶均匀薄摊于皮纸上,散去湿热,使叶内水分均匀分布。
毛火:毛火用的工具为烘笼,栗炭火烘焙。烘笼顶部温度80℃~90℃。通过铺皮纸、摊茶叶、提纸等手法,使茶叶滚落到烘笼之上。在毛火中,要定时轻翻,待至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复摊:复摊时,下烘茶叶倒入竹匾中,促使芽叶水分均匀分布。
足火:足火是低温慢烘,发展香气。烘笼顶部温度为50℃-70℃。烘焙中要定时翻动,直至足干后,下烘摊放备装。
其间,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对茶叶品质的高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见附件6P67-70)。
品质特征:国家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新名茶评展会审评组专家评语,岳西翠兰“外形芽叶相连,舒展,色翠绿,显毫;香高清鲜;滋味浓鲜;汤色绿,明亮;叶底嫩匀,色绿明亮。”综合评价:内质优异,风格独特(见附件11P91-99)。实为中国名茶中的一只精品。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自研创、定型以来,其产品殊荣不断。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被评为新中国首批新创“十一大名茶”之一。此后,两度获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 “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我国著名茶学家王镇恒先生题词盛赞:“岳西翠兰,茶中上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手工翠兰茶叶全境皆产,其制作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
五、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相关条件
生态环境:岳西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云雾多,漫射光丰富。
茶园基地:岳西翠兰茶园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绝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茶芽鲜嫩肥壮。
茶树品种:主要为地方群体种,还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乌牛早、龙井43、浙农139等无性系良种。
茶园管理:人工耕锄,施用农家肥,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注重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制作机具:一般工具有摊青架(若干)、锅灶(两口)、火钳(1把)、小扫帚(2把)、接料盘(2只)、烘笼(4只)、笸箕(竹匾)(8个)为一组用具(见附件6P67-70)。
其它材料:干柴、栗炭若干。
制作人员:一般一组4-5人。
工作效率:一般一组1小时制作毛火茶0.8斤左右,足火0.6斤左右。
六、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传承谱系
传统技艺祖辈:
姚河竹山谱系:刘孔柏,男(生卒不详),前清时期迁居竹山。为“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刘会根之第14世祖。定居竹山后,历代事茶。在该村,当前仍健在的,能熟练掌握“兰花茶”手工制作技艺的人员还有:汪莲凤(58岁),江世英(71岁),张凤英(73岁)。
包家石佛谱系:冯应麟,男(生卒不详),为“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冯立彬之12世祖。前清时期迁居石佛。定居石佛后,历代事茶。在该村,当前仍健在的,能熟练掌握“黄芽茶”手工制作技艺的人员还有:叶有青,男,(80岁);朱成玉,男,(91岁);
“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第一代主要研创人员有:
操声焰,男,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研创组行政主持人,1943年月出生于县,1984年任岳西县农牧渔业局副局长,亲历一线调研、制样、指导,为岳西县茶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2001年退休颐养天年。
程东明,男,岳西翠兰(绿茶)手工制作技艺研创组技术主持人,1926年出生于岳西县天堂镇,1996年逝世。为人真诚和善。1982-1989年在岳西县农牧渔业局任多经股股长期间,首先提出并主持了岳西翠兰及其手工制作技艺研创项目,亲历一线调研、制样、指导,为岳西县茶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受到世人的敬仰。
查道生,男,1955年月出生于岳西县,1982年在安庆行署农业局经作站历任茶叶技干、副站长,现任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副局长。
钱子华,男,1956年月出生于贵池县,19-1984年任主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技干、副站长。1998年-2002年任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2003年至现在任县农委茶叶局局长。
荣光明,男,1957年月出生于枞阳县,1984-2003年,历任县农牧渔业局多经股(站)茶叶技干、副站长,2003年至现在任县农委茶叶局副局长。
杨光明,男,1958年月出生于县,1982-1984年任县农牧渔业局多经股茶叶技干、副股长,现在县人大工作。
刘琼霞,女,1963年出生于岳西县,1984年7月-1986年任县农牧渔业局多经股茶叶技干。现在合肥工作司法学院工作。
储复生,男,1963年出生于岳西县,1984年7月-1985年任主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技干,以后在茶叶公司工作。
王长生,男,1958年月出生于岳西县,1978年-1985年任头陀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技干、会计,1985年-2003年在县农牧渔业局多经股茶叶技干,会计股股长,2003年至现在任县农委茶叶局生技股股长。
陈庆昌,男,1964年7月出生于岳西县,1983-2004年历任头陀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头陀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头陀镇、姚河乡、莲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技干、副站长、站长。现任县农委茶叶局任技术干部。
邱高让,男,1964年出生于潜山县,1983-1990年任来榜区、主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技干。现在浙江财经学院任教授。
孙继生,男,1953年出生于江苏省县,1977年任五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技干,现在江苏省南通市工作。
胡庆华,男,1956年出生于岳西县,1979年后历任区、乡镇农技站技干、站长,现在温泉农业综合站站长。
王先旵,男,1955年月出生于县,1979年后,历任茶叶技干、县名茶公司经理。
陆克祥,男,1957年出生于贵池县,1980年后历任县农业局、农委茶业技干、财务股长、科教科长。
七、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会根,男,出生于1961年11月,中共党员。刘氏定居竹山后第14代孙,祖居此地有300年左右历史。家住岳西县姚河乡香炉村竹山组,撤区并乡前为岳西县主簿区姚河乡黄树村竹山组,与舒城县全国名茶“白霜雾毫”发源地——舒城县晓天镇白桑园村为一山两县之近邻。他高中毕业后,回村任文书、村长、书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省、市、县奖励等荣誉。他自小与茶为伴,受祖辈熏陶,制茶技艺纯熟。姚河香炉冲、竹山、晓天白桑园一带,兰花茶、毛峰茶闻名遐迩。时逢岳西翠兰研制,竹山自然是首选之地。刘会根同志全程参与了岳西翠兰样品研制,其间县内两度获奖。由于贡献突出,县农牧渔业局破格骋为全县唯一一位茶叶辅导员。由他创办的竹山茶厂,2006年在全县首批通过QS市场准入认证。在“小兰花”茶的基础上研制的“岳西翠兰”样品,1984年获全县第三名,1985年获全县第一名,此后又多次获奖。2004年七月,刘会根同志荣获安徽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第三届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
冯立彬,男,出生于1963年10月,中共党员。家住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大坪组,三天门下,石佛寺旁,原属霍山县南乡,是霍山黄芽的古老核心产地。1983年县农牧渔业局副局长操声焰和多经股股长程东明,在该村采用毛峰、黄芽和小兰花茶的制作工艺,试制了茶叶样品,在当年安庆地区优质茶评审会议上,首次获得安庆地区优质茶一等奖。在1985年5月9-10日县内评比会议上,石佛岳西翠兰样品获第二名。他从始至终参加了翠兰样品研制工作,并协助市、县农业部门在石佛寺茶园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石佛翠”“石佛香”两个省级茶树优良品种。2000年获安庆市委组织部农村党员致富示范户称号。
八、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主要特征
1 制作技艺别具一格。岳西翠兰杀青工艺与传统兰花茶相比,其工具、手法、质量有显著区别,一是全用手,一是全用把,且工具有大小之分,方法有抛钻之分;干燥工艺有一次多次干燥之分;干茶形状有松紧之分,外形有齐乱之分,颜色有鲜活不鲜活之分;冲泡汤色有深浅之分。既对传统兰花茶工艺有继承,但更有提高和创新。
2 茶叶内在品质优异。嫩度是衡量茶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通常,鲜叶嫩度越高,茶叶质量越好。岳西翠兰鲜叶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比其它全国名茶“大”一个质量级,按常规是无法与单芽茶、一芽一叶初展茶相提并论。然而,岳西翠兰在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评审会上,能在全国七十多个省级名茶样品中脱颖而出,优异的内质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内质上专家给定的评语是:香高清鲜;滋味浓鲜。对香、味一“高”、一“浓”、两“鲜”的评价用词,在全国茶叶评比中,用在同一个名茶上是罕见的。可见岳西翠兰内在品质极为优异。
3 茶叶外形风格独特。茶叶制作的过程,也就是茶叶品质和外形塑造定型的过程。各种名茶均有各自独特的外形。岳西翠兰外形芽叶相连、舒展,完全有别于其它名茶。鲜叶历经多道工序成为产品,它还基本保持了在茶树上生长的自身形状,在冲泡品缀时仍然还是那样,在杯中正立,状若一朵朵盛开的兰花。
4 “三绿”特征明显。绿茶类的显著特征是颜色呈现绿色。绿茶干看、汤色、叶底均为绿色即“三绿”是绿茶展现在世人眼前的至高境界。岳西翠兰“三绿”俱备。专家评语云:色翠绿,显毫;汤色绿,明亮;叶底嫩匀,色绿明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5 鲜叶标准独树一帜。在国家级名茶中,鲜叶标准多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而岳西翠兰鲜叶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级差在一个质量级别以上。岳西翠兰鲜叶原料之“大”,在全国名茶中仅此一例。
6 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岳西翠兰独特品质形成,依赖于其制作工艺和鲜叶原料质量。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高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岳西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覆盖率高,云雾多,漫射光丰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生产国优名茶的一方圣地。
7 传统农耕弥足珍贵。我县茶农秉承传统,茶园管理仅用农家肥,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传统农耕技术是形成鲜叶原料高品质的又一重要因素。
8 商品、工艺属性突出。原料生产无污染,加工过程仅接触铁器、竹器,工艺成熟、安全可靠,商品茶叶是一种安全、健康、有营养的天然有机、绿色食品
第一页
下一篇文章:关于岳西高腔的现状调查及保护探索 |